媽咪Take Care
  第一次肌膚接觸 媽咪寶貝好健康

採訪撰文/伍偉婷
諮詢/台中榮民總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陳昭惠
   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 蘇秦明


寶寶歷盡千辛萬苦出生後,頭一個小時是最清醒的,如果能把握這黃金的時段,和媽咪進行第一時間的肌膚接觸,不單能使母乳哺育更成功,還可為親子關係奠下一個良好的基石喔!

關於母嬰早期肌膚接觸
*定義
出生後寶寶與媽媽皮膚相互接觸,用最沒有距離的方式進行產後第一次邂逅,稱為肌膚接觸。但必須在媽咪生產過程穩定且順利的前提下,才能將剛分娩出不穿上任何衣物、尿布的寶寶直接放到媽咪的胸前或是腹部上,讓媽咪露出前胸和寶寶進行最直接的肌膚接觸。
*進行方式
所有經產道及使用半身麻醉剖腹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兒,其身體由護理人員擦乾後立即放在媽媽的胸前,寶寶不用穿衣服,媽咪上半身也沒有衣物,兩人之間沒有任何阻隔。嬰兒放在媽媽身體上,會慢慢蠕動尋找乳房;母親可以撫摸寶寶與他互動,也可以稍稍將他抱近乳房一些,但不強迫嬰兒含乳頭,而是讓寶寶自行尋找。這樣的肌膚接觸需至少持續60分鐘或完成第一次的母乳哺餵;此外,若媽媽不想中斷,當然可以持續更久。
*維持時間
台中榮民總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陳昭惠指出,目前國內規定的肌膚接觸時間,剖腹產為10分鐘、自然產為20分鐘,不過國際上並沒有限制第一時間肌膚接觸的長短,反而是希望能越長越好,或至少到寶寶自行找到媽媽的乳頭,吸吮完初乳之後,而通常這樣的時間約在一個小時左右。

母嬰早期肌膚接觸的優點
1. 促進親子關係建立:當寶寶被抱在媽媽懷裡時,除了能感受到媽媽的體溫、味道、心跳及聲音外;並可在情感上獲得較多的支持,獲得充分的安全感。蘇秦明指出,藉由這樣的互動,寶寶能感受到媽媽的?柔與關愛,這是建立「親子連心」相互依附的基石。

2. 加強抵抗力:母親身上的菌種多是無害的,而母乳中也含有對抗不良菌種的保護因子,母嬰早期肌膚接觸可以讓新生兒提早接觸這些優良菌種,這些菌種會叢生在嬰兒的腸道及皮膚,可抵抗來自醫療工作人員及環境中較有害的細菌,避免造成感染。

3. 使嬰兒呼吸、心跳、體溫以及血糖更穩定:嬰兒體溫低會使血糖下降,血糖下降後,身體的代謝率會提高,進而使呼吸、心跳加速。蘇秦明表示,母體的體溫(攝氏36.5~37度)遠較保?箱高(一般是在攝氏32度左右),因此肌膚接觸能維持新生兒的體溫正常;如果父母有疑慮,可以加一條小毛毯覆蓋在嬰兒背上。寶寶體溫能維持正常,身體其他功能皆會漸趨穩定。

4. 減少嬰兒哭鬧:與媽媽直接肌膚接觸時,初生嬰兒可在母親的安撫下,增加安全感,進一步減低嬰兒哭鬧的情形。

5. 促進母體復原:蘇秦明指出,嬰兒吸吮的動作會促使母體分泌泌乳激素及催產素,泌乳激素有助於乳汁的分泌;而催產素則會進入子宮,促進子宮收縮,有助於產後胎盤分娩出及減少產後出血。並且,在頭一兩個小時的肌膚接觸中,寶寶以手觸摸媽媽的乳房,也可促進母體荷爾蒙的分泌,幫助子宮收縮,減少產後出血的機會。

6. 有助於日後哺乳:根據研究發現,有肌膚接觸的寶寶,吸吮乳房的狀況會比較好,也可以建立媽媽哺餵母乳的信心。

7. 寶寶可獲得初乳:新生兒的紅血球數量多,但壽命不長,紅血球經分解後會產生膽紅素,若新生兒腸胃蠕動不佳,不能即時排出胎便,膽紅素存留在腸胃中便會被吸收,進一步造成黃疸。蘇秦明表示,初乳可刺激嬰兒腸胃蠕動,協助膽紅素排出,減少黃疸。此外,初乳中所含的成長因子也可幫助新生兒腸道的成熟與健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引用 (詳文請見2007年十月號媽咪寶貝雜誌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laniebi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